2015年是WTO正式開放的年份發,我國必須對外開放各行各業,允許外資進入中國所有行業,包括目前國家控制的金融、證券、基金、礦業、交通等。2015年關稅減免,或者為零,兩國各自免除關稅,一些項目的競標不允許國家參與,只允許私人財團參加等等,如外國產品將會比過去更加大量地進入中國市場,一些優質的產品將會以比較低廉的價格在中國市場上市。許多高檔消費商品有可能進入尋常百姓家中。例如汽車和電信服務等高檔消費商品的價格將會普遍下降,過去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想買而買不起的一些高檔商品將會成為新的大眾消費品。
特別是外資企業健全的管理和內控制度、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靈活的經營機制,以及先進的信息系統和發達的信息通訊設備有助于增強其防范和化解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業務拓展和規模擴張的能力會對中國中小企業產生較大沖擊力。
有相關專家預測,如果中國政府今年7月如上所說正式開放國門,那么首先受到沖擊的行業就是中國一些民族代表性高端產品如“高端汽車、奢侈品、電信服務”等高檔產品的產業,而我國廚電行業是中國較早走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化競爭的行業,也是有望率先建立全球化品牌行業。未來中國廚電企業要健康發展并且走向國際市場,品牌建設是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廚電行業既是經歷了刺激政策帶來的紅火,也經歷了政策消失后的清淡。當前中國廚電企業所承受的壓力,不僅來自一二級市場飽和、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及價格戰更重要的是還面臨著以怎樣的核心競爭力應對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問題。一些廚電自主品牌紛紛調整戰略,開始踏上高端細分市場、突破創新、國際化的新征程。在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廚電品牌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加強品牌建設是贏得未來競爭的重要保障。
所以面對國際化品牌的沖擊,以當下中國廚電業在中發展的氣氛現狀來說,是完全有能力御敵的。加快中高端走向步伐是我國廚電業需要加速的進程之一。
面對國際大軍裸價侵入中國市場,以前我國的海關的關稅很高,所有的進口商品,全部加上海關的關稅,最低的也是100%,最高的是420%,也就是說100元的商品進入到中國,就是200元,還不僅僅如此,所有的進出口商品還都存在著代理費也就是代理商的中間環節利潤。
而如果開放以后,全世界的廚電品牌將會裸價(不含關稅、不含代理費、中國大陸代工)陸續的進入中國市場分割這塊巨大蛋糕,免除所有的費用以很低的價格上市,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以很低的價格進入到中國消費者的家庭中。
中國廚電市場將由曾經的國際高端、中國高端、中國中低端的氣氛轉變為中國高端、國際中端、中國中端的市場氣氛。低端劣質產品將會迎來滅頂的打擊。
|